Number of words in this post: 93

这篇回答,知乎赠予了我专业徽章,也获得了1500+个赞同。我也分享给了身边的博士生,大家表示认同,所以应该也是值得再次分享。

家境不好应不应该读博?

博士这个学位的意义和功能性已经逐年在变化。

  • 30年前的博士想着当教授走学术路线。
  • 20年前的博士想去华尔街搞模型。
  • 10年前的博士想去谷歌微软安顿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 现在的博士找不到工作(绝大多数改写代码或数据分析甚至是前端)。 (Kidding)

博士已经从一个学术路线的职业,变成了一个带有一些“高级研究型硕士”的味道,毕竟学术界不需要这么多“博士”。

既然谈到“家境”,不得不和“经济”、“教育”扯上关系:

家境贫寒在当下这个时代(说当下这个时代的确也是有原因的)要面临的问题:

  1. 从小的教育资源就是有限的。“贫穷限制了想象能力”大概说的就是这回事。家境贫寒也就意味着有限的眼界和心胸,随之而来的就是限制了锻炼一个人的情商,悟性,包容性,和对欲望的控制。
  2. 所以身边”绝大多数“家境一般的博士都有这样的共性:还没有毕业就开始寻觅工业界的工作机会——先找个工业界的机会“垫底”,其次再考虑能不能冲一下学术界的职位。这显然会导致分散精力,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出此人并不适合读博。
  3. 博士是一项挑战;至少对绝大多数学科而言,是要挑战人类文明和智慧的极限,这拼的不仅仅是学识和智商,很多时候更是身体和心理素质。对于家境贫寒的人而言,谈何身体心理素质?不得不说很多时候一代人的贫穷并不仅仅是当代人的错,这种“贫穷”的特性也往往来自家族。且不说身体素质差抗不过博士期间和学术研究中的很多压力(当大家都一样聪明高智商的时候,拼的就是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从小生长在狭隘的环境下,面对世界级的挑战,心理是否容易在压力中扭曲也是一个风险因素。
  4. 所以读博是一项很消耗的挑战,不仅消耗,还要面对很多客观存在的“外需”。除非是非常聪明的天才,几乎所有年轻的博士都在26~30这样的年龄段毕业,再加上4~7年的tenure track,在一个领域上有所建树且稳定下来几乎是要人到中年。虽说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认可不需要太多的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但难免也要考虑自己的家庭因素(父辈,结婚,培养下一代等)。而这一项既需要时间也需要经济。
  5. 如果从一个更加保守的角度考虑,能够说的应该还有很多。


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穷人”读博?1.人性的优点:人会去寻找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从而找到生存的意义,这大概也属于“情怀”的一种解释。2.人性的弱点:人性中的骄傲在有限的眼界里变成了固执、盲目、缺少理性,加上(由于家境原因)从小受到的教育和所见的世面就很局限,对于一项学科或研究的投入,生活压力所迫,等其他诸多原因也会导致无法清楚认识自己。更由于家境原因,家境不好往往也由于信息的闭塞和人际关系的局限;有句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也缺少智慧的人提供第三方意见作为参考。

然而回顾历史,也观察身边的人,一项通用规则就是:当不考虑自身条件,且未详细了解一项任务,一个习惯,一个政策,或是任何事情的前前后后就套用在自己身上,结果往往会很艰难。但如果有了钱(或是其他的保障),最差的情况也还是会有回转的余地。

现实中的绝大多数优秀教授都有着优秀的家族背景,除了极端的皇室和犹太人种族,也经常能看到父辈是著名学者,子辈孙辈也是杰出人才。家庭背景优渥的当代青年博士,往往也更敢于大胆选择更具挑战性的研究问题。而相反,家境一般的博士往往需要把一部分尽力考虑当下和未来的经济,毕业后常见的现象也是去大型技术公司,去银行,对冲基金,药厂等。


回到最开始的言论:博士变成了一个带有一些“高级研究型硕士”的味道。这其中不单单是博士本身要面临的问题,也有工业界的诱因,当然也要说一下学术教育界的变化。不仅仅是社会对于人才的层次在变动,高校本身也在应着这社会经济变动——其中最明显的当属本科生和研究生文凭的“泛滥”。这类似通货膨胀似的文凭泛滥导致工业界不得不在某些领域对求职者的文凭提高要求。

所以,当社会,经济,教育,乃至工业界都在变化的时候,人们对于“博士”这样学历的认知是不是也应该有变化。“博士”或许不再是应该和“科学家”,“大学教授”或是“研究院”这样的字眼相关,或许“博士”更应该是另一种“知识变现”的选择途径:本科生可以毕业后直接工作用较多的体力劳动和少量的脑力劳动快速变现,而博士可以选择通过5年多的博士学习谋求另一种脑力劳动占多的职业获取较多薪水。(仅考虑经济收入层面)

从这样一种角度考虑,或许“读博”就变得不那么挑战或是不着边际了吧。当然,“博士”本身要完成的任务还是一件非常挑战需要身心高度认同的事,不是仅仅金钱或是时间成本这样单一维度的因素就可以justify的吧。


题目问的是“应不应该”,这样的提问更像是期待理性的思辨;因为若是谈及“情怀”及其他,似乎没有什么是真正的对错。


在理性的思辨之前不得不提一下,生活和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博士完全是靠情怀和对研究的热爱沉浸在学术中;在我有限的样本中绝大多数是学习数学,物理,生命科学,和药学。敬佩的同时也十分羡慕能拥有这样的情怀。另一面,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带有以”读博变现“战略的人往往致力于计算机/统计/金融/经济/运筹/数据科学这类领域。


既然考虑以”读博变现“,那么难免需要考虑成本,”变现“能力,和竞争力等风险。

不得不提到一个通用的规律:最优秀的Top 1%占据着Bottom 80%的资源。这项似乎是自然法则的规律可以在许多领域里阐述。我大致根据理解草拟了下面这样一幅图: p1

这里考虑三个高等学历作为非学术职场求职的竞争力、其获得学历的综合成本、和每个学历自身人口的分布。按照前文提到的自然规律,每个行业中最优秀的、最具竞争力的,肯定是最少概率的。这里图中的概率可以大致表达成以平均值为中心的三维高斯分布概率吧。

画图是希望帮助简化叙述,但主旨却是可以在各个方面察觉到的。例如60年代学术圈的一个调研:50%的学者发表过一篇论文,在其之上的25%的学者发表过两篇,再优秀的发表过四篇以此类推,最优秀的学者是那Top 1%。这大概就像当今的绝大多数机器学习领域的文章都少不了引用Michael I. Jordan的文章吧。反观那Bottom 50%只发了一篇文章的博士,又会有多少人去关注呢?

所以当博士毕业后的”收益“并不能超越有五年工作经验的硕士;单单为了改善家境这样的缘由读一个博士,是不是有一些风险太大甚至本末倒置?常听人说工科博士毕业出来工作年薪三十、四十万美金或是上八十甚至百万人民币;且不谈地域差异和幸存者偏差,大多数五年工作经验的硕士;倘若智商在同一层次上也一样努力,相信五年后的硕士不仅薪资可观,更可能在生活、家庭、健康、人际圈等各个方面优于刚踏入社会的博士,更不用说五年工作经验对于一个人可以提供更多不一样的机遇(跳槽,升职,创业,管理层等),而博士的出路和对口却相对局限。

Chris Rock搞笑的说:

When you drop outta tenth grade, you really might as well have dropped outta in the second grade. Matter of fact, the person who dropped outta second grade; is more qualified, ‘cuz they have eight years of working experience. (laughter)

根据2014年到2016年间毕业的身边同学同事以及网络上的信息,我草拟了一下各学历的净收入趋势,考虑到地域不同和数据有限可能带来更多的偏差,这里只放了趋势,没有标注具体收入值。 p2

毫无意外的是,本科毕业并能在职场保持常年优秀业绩的人,除了能比博士多享受五年的小康生活之外,在职业中期也可以有相当可观的财富积累。(从另一个角度可以发现为什么华尔街只爱招本科生。)此外,还可以观察到:

  1. 本科生即便是在职场常年表现平平,由于多有五年的财富累积,也要比同级别的博士员工在职业中期有更多的净收入。
  2. 不论是哪一类学历,在职场业绩最差的一类收入上升水平都是一样又低又慢。
  3. 本科生与硕士生累计财富的上升斜率几乎相差无几。这也反应出为什么大多数行业门槛分为两类:一类必须有本科学位,另一种是必须有博士学位;而却很少遇到要求必须有硕士学位。读两年硕士,在能力上并不能一定和本科生有什么大的区分度。
  4. 对于普通人来说,时间成本”大于一切“,推迟就业直接就导致与”同龄人“经济水平拉开差距。
  5. 注意:读硕再读博,是所有学历中在经济收入层面起步最晚也是风险最大的选项。

当然,草图中博士在职业中期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杰出的博士可以在从业5~7年之内反超其他学历的净收入。然而,正如Jordan Peterson所说的,当一个人的收入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例如国民平均水平,赚更多的钱对个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当然这涉及到更多的哲学和心理学的讨论。而这时候或许并不是因为家境穷;再引用Jordan Peterson所说的,更可能是因为想要dominate某种领域。(这样想来,似乎读博和”家境不好“真的没有多大关系了。)


大概当问题中出现”家境不好“和”读博“,就几乎暗示了答题(改善家境)的所有流程:发愤图强,发表文章,成为一个顶尖稀缺人才,最后去大公司赚大钱改善家境。但这其中有多少个看不见的”坑“和”挑战“其实可以避免。靠读博变现,看似挑战高风险,其实深层次何尝不掺杂着狭隘的眼界,保守的心态,和对社会的陌生和胆怯。

读博面临着学术界最严谨的审核和挑战,内部(学业,家庭,自身因素等)的压力、工业界的诱惑、还有同辈人之间的比较等,经常看到读完了博士的人性格变了很多,对于人生也参悟了许多。这原本是要”入世“赚钱的心态却在搞研究的路上变得越来越”出世“。那些看透世事的人、或是找到自己真正爱好的人,通常懒于为生活的琐事和糊口的工作繁复奔命。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从事艺术或哲学的人往往穷困潦倒却又无所谓生活的经济现状。在学校期间也时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生活拮据的教授拒接工业界的职位,或是搞数学的教授不稀罕提人工智能。这其中肯定有很多”情怀“可言,但拒绝送到手的钱也是不争的事实。

读博好比是个双刃剑,培养了科研能力和对学术的严谨,却”丢失“了赚钱的能力,也错过了锻炼赚钱能力的时机。和赚钱直系的商业运作往往是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懂得表面功夫和酒桌上的人际关系、甚至是没完成的事情就先给投资人吹出来(no good)。而又有多少博士生会做这样”赚钱“的事;若是一开始就有这般商业头脑,又何必考虑靠”读博变现“。


最后,抛开上文所提及到的各个层面,考虑到本文的写作时间是2018年末/2019年初;即当全球就业创业投资局势都相对保守且面临高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自身教育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待经济局势转晴之后再“出山”。这时的“家境不好”似乎又变成了相对优势;毕竟经济低迷时期,家境好与不好在短期内在经济层面上的“差别”也不会太大,可以采取保守的“读书进修”策略,等待好时机再转角超车。


tags: investment